“今天这个席面不是给你准备的,你睁开眼睛看看来回走动的人,人家都拎着东西来贺喜的,”费大嫂没好气的说完。
“大嫂,院子里是亲家大叔来了吗?”费三嫂听外面的说话声问了一句。
“是吗?我出去看看就来了,”费大嫂一听赶紧放下手里的勺子出去了。
没一会一脸笑的走进来,“不仅我娘家来了,你娘家也来了,被他爹安排在你们那屋吃个清净席面,两桌坐的满满的。”
“咋两桌都满了?费三嫂掰手算两家人口,满打满算也就一桌呀?”
孙俊山走进来端剩下席面的菜,“俊山,俺家屋里安排满了吗?”费三嫂多嘴问了一句。
“安排坐满了,大嫂三嫂娘家亲家公大哥们一桌,二嫂娘家亲家公大哥大嫂们一桌满满登登的。”
费大嫂费三嫂对看了一眼,眼里都是无语。
“我爹和兄弟来了我去她三婶家看看,”费二嫂赶忙开口要出去。
“去吧!刚好中午吃完席面一起回去,省的还要他二叔去费事送了,”费大嫂冷淡的说完。
费二嫂转身乖乖的坐回板凳摘菜。
“慧妹子这席面办的不错,给了这么大一碗肉!还有这圆子也是肉做的,这是不是韩家大小子苇塘的莲藕?”刘家一个妇人筷子指着盘子问。
“咱村除了他还有谁家有莲藕?不就是那苇塘的,你家他没送?他婆娘不都是从你家出来的吗?”
“秀婶子这话说的就不好听了,他凭啥送俺家呀?俺家跟他能有秀婶子家亲?桂枝嫂子是在俺家有过一段姻缘,可人家不是清清白白的再嫁的吗?”青杏神色不善的看着开强娘。
“清清白白……”
“镇上莲藕可不便宜,一斤莲藕要七八个钱一斤,费婶子今天可是敞面了,这么大的肉片子,俺自己在家都舍不得这么吃!”青杏眼馋的说完,顺手夹了两大块放进刘家妇人碗里。
又手快的给自己夹了两块,还夹了好几个圆子。
桌子上的妇人们刚都竖着八卦的耳朵,还没听够青杏语气不好的怼回去。
紧接着就看她夹了大肉片子,她们哪还有心思听了,齐刷刷的都去夹肉,手上的动作又快又准,一碗肉一碗肉圆子见底了。
开强娘气鼓鼓的看着自己的碗,她碗里就三个圆子。
她看都去夹肉了,没人夹圆子以为占便宜自己先夹圆子,她们总能留两块给自己,谁知道圆子滴溜溜的圆一夹就跑了,夹完三个肉圆子一看肉也没了圆子也没了。
夹到荤菜的人都低头吃自己的,家家户户见荤的少,谁又嫌弃肉片子多呢!
舍不得吃的,就夹起来放进带来的布里裹着,带回去在锅里回炉炸点油出来细细吃。
炸过的肉切碎给老人和壮劳力拌饭吃,孩子和女人干咽口水看着。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孩子吃肉的机会以后有的是,老人吃肉的机会是吃一次少一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担子重,老小只能留一个。
所以有肉,基本都是满足家里的男人和老人吃。
男人吃了要干重体力活,老人吃了要送去修坟,有杠精会说历史上有不少能叫得出名的老人。
“那是有钱人家的老人们,不缺吃不缺喝的伺候着,是福寿的象征!”
有历可查的就乾隆的千叟宴了,四亿人口全国上下才寻出不到五千六十岁老人,能被寻出来的几乎都是小康之家不缺吃的。
贫民家吃上顿没下顿的,生个病都请不起大夫,所以大多数人也活不起六十岁的长寿。
这也造就了家里的孩子,在吃喝方面比较自私不顾人。
父亲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小耳濡目染的熏陶,大多没钱念书,也没受过教育的礼让开化,一辈一辈的就这么过着。
费二嫂坐在锅屋门口洗碗筷,看着桌子上的人吃肉她不断的吞咽着口水,眼睛几乎都粘在菜盘子上了。
费大嫂看着就来气,一上午就洗了个菜,现在安排洗碗,一个时辰过去了就洗了三个出来!
“三弟妹你一会去院子门口摘菜,席面一结束人家也该走了,我们两家的碗盘子都是俊山费了不少炭烧的,要是都丢了怪心疼的,指望不上她看了,”费大嫂没好气的努努嘴。
“我这就去,”费三嫂起身拎着一篮子大头菜出来。
装着很忙碌的样子,走到门口坐下,一边摘菜一边跟人说笑。
午席结束送走了人,妯娌两个清点盘子碗,好家伙整整少了一桌!
“不对呀大嫂!看的这么紧怎么还能少了一桌的盘子碗?”费三嫂顿时壤壤开了。
孙俊山收碗回来气的说到:“能不少一桌吗?三哥那屋就收了一桌稀稀拉拉的盘子,得亏桌子显眼,要是桌子不显眼省了我收,也省了二嫂洗。”
孙俊山气的眼都红了,他今天负责端菜上菜收盘子的。
结果一个错眼的机会,两桌碗都没了,盘子就剩了三个,这让他怎么跟主家交代?
费大嫂和费三嫂气的心肝疼,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丢了就丢了这事怪你大哥,他在那屋陪客吃饭都看不住,你忙的脚不沾地的,还能绑着去看吗?”
“咱们热热菜也吃饭了,”费大嫂安慰孙俊山。
喜欢生活蒸蒸日上请大家收藏:(www.sodu777.net)生活蒸蒸日上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