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河湾地的诸多家族一样,培克家族的历史也可追溯至“青手”加尔斯。
加尔斯的女儿“狐狸”佛罗瑞丝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便是培克家族的先祖。
今天的培克家族以边疆地的星梭城为居城,他们的家徽是橙色底面上的三座黑色城堡。
自有历史记录以来,培克家族和曼德勒家族便是河湾地一对著名的死对头。
“胖子”加尔温·园丁三世曾通过调解其纷争迎来二者的臣服,但两家并未因此握手言和。
正如河间地的布莱伍德家族和布雷肯家族一样,培克和曼德勒也时常无视封君公开交战,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发生在加尔斯十世统治末年:
由于加尔斯没有男性后代,因此各娶了一个公主的培克和曼德勒为了王位大打出手,造成河湾地十年内乱。
其间西境人、风暴地人和多恩人趁机入侵河湾地,高庭也被敌人焚毁。
最终是高庭的大总管奥斯蒙·提利尔挽救了园丁家族的统治,他联合河湾地四十个大家族,驱赶了外敌,击败了作乱的培克和曼德勒。
培克家族的兴盛始于征服战争前一千年,当时曼德勒家族实力迅速膨胀,其权势直逼高庭的园丁王室。
出于对其势力的觊觎,时任河湾王佩尔森三世命洛里玛·培克伯爵驱逐曼德勒家族。
洛里玛显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一劳永逸解决仇敌的机会。
史书中没有记载他是如何击败曼德勒家族的,我们只知道从此以后曼德勒家族便不再是河湾地诸侯的一员了。
出于对洛里玛的嘉奖,佩尔森三世将曼德勒家族曾经的居城杜斯顿伯里封给了培克家族。
加上他们原有的星梭城和白园城,此时的培克家族手握三座城堡,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河湾地实力最为雄厚的家族之一,而其画有三座城堡的家徽毫无疑问也是在此之后形成的。
园丁家族统治河湾地时,培克家族曾经出过七位王后,是高庭最重要的盟友,然而这一切随着园丁家族的消亡而烟消云散。
怒火燎原一役,阿曼·培克伯爵和他的儿子们同园丁王室一道葬身火海,而新近成为高庭主人的提利尔家族与培克家族并无血缘关系,显然没有理由与他们亲近。
因此尽管手握三座城堡和广大封地,培克家族再也无法在高庭占据一席之地。
一百年后,乌尔温·培克伯爵决心改变这一切。
在血龙狂舞中,他派出一千名士兵加入河湾地的绿党部队,参加了两次腾石镇大战,策划了“蒺藜”行动,还失去了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
战后,他成了伊耿三世的摄政团中的一员。
前任国王之手泰兰·兰尼斯特爵士死后,乌尔温·培克伯爵抓住摄政团成员简妮·艾林女士和罗伊斯·卡伦伯爵返回封地的机会,以十二岁的孩子无法独自决断重大事项为由独揽朝纲,兼任摄政和首相。
并借此在朝中安插亲信,培克家族一时权势滔天。
为了让自己的女儿弥莉儿当上王后,他甚至安排杀手谋杀了伊耿二世的女儿,伊耿三世的第一任妻子杰赫妮拉·坦格利安公主。
然而摄政团的其他成员阻止了他的计划,其他领主也纷纷上书推荐自己家族的女性,他们认为她们比弥莉儿更配得上国王。
迫于压力,培克伯爵不得不宣布举行一场史无前例的盛大舞会,邀请王国各地的适龄贵族女子前来君临,让年轻的伊耿国王选择一位成为新王后。
富有心计的培克伯爵在舞会前三个月便将女儿召来君临陪伴伊耿三世,并时常让二人共进晚餐。
除此之外,他还暗中散布有关其他竞争者的不实丑闻,以抬高女儿的身价; 然而他的一切苦心都在舞会的最后时刻付诸东流了——当贝妮拉·坦格利安和雷妮亚·坦格利安带着戴安娜拉·瓦列利安走进王座厅的时候,就连培克伯爵本人也明白,戴安娜拉短暂的露面已经让国王忘记了弥莉儿·培克。
脑怒的培克伯爵在御前会议上以辞职相逼,可御前议会却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辞职。
然而即便如此,培克家族在朝中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力,其残党甚至在一次斗争中将伊耿三世国王及其弟韦赛里斯亲王困于梅葛楼长达十八天。
直到托伦·曼德勒伯爵担任首相,王国才得以摆脱他们的操控。
培克家族的衰落始于第一次黑火叛乱。
在那场残酷程度不亚于血龙狂舞的内战中,培克家族是戴蒙·黑火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
他们在黑龙旗下奋战,而黑龙最终输给了红龙。
红草原之战后,他们向铁王座投降,为了惩罚他们的篡逆行径,戴伦二世下令剥夺其麾下的白园城和杜斯顿伯里,仅仅留下星梭城。
这意味着培克家族将失去大量财富和封地,而他们在河湾地的地位也将从此一落千丈。
春季大瘟疫过后,由于叛乱后交出的人质大多死于瘟疫,因此黑火余孽们开始策划新的叛乱。
这次叛乱便是后来的第二次黑火叛乱,其主事者之一便是时任星梭城伯爵葛蒙·培克。
然而他们精心策划的叛乱被“血鸦”布林登·河文公爵所察觉,后者随即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主谋之一的葛蒙伯爵也被斩首。
或许是不甘于前两次的失败,亦或是认为黑火家族已成为叛乱的累赘,征服233年,培克家族单独挑战铁王座,发动了培克叛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