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河山!rn 靖康耻,犹未雪;rn 臣子恨,何时灭!rn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rn 壮志饥餐胡虏肉,rn 笑谈渴饮匈奴血。rn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n 这是岳飞《满江红》的后半段,亦在《满江红》这出京戏中出现过两次。rn 第一次是在第一场岳飞出场过半时,兴起吟出。rn 第二次则是在戏的最后,由台上众将士一齐吟出。rn 喜宝在第一场唱出这段词时,台下的观众多半都在闲谈叙旧,并未引起多大的触动,可后来情节渐入佳境,戏迷们渐渐被剧情吸引,开始为岳飞抱不平,又被他身上展示出来的英雄气概所倾倒。rn 名举人易文顺也在宾客行列之中,看到喜宝应工岳飞,吃了大惊,连叫数十声娘。rn “这世上还有什么行当是喜娘不会演的?我就问还有谁?”rn 岳飞没有掉链子,艾灵芝演的赵构和李湘君演的王夫人也可圈可点。rn 高雅恩的秦桧入木三分,真是叫人恨得牙痒痒。rn 苏雅望的周三畏竟然也很不错。rn 喜宝她们这次当真贡献了一出好戏。rn 唐曼茹虽没有邀请其他的男伶来唱这场堂会,但松江府却有不少名角儿趁此机会来给宋大人贺寿。rn 张老板和小麒麟就在其中。rn 听到这里,也是胸潮澎湃,戏词儿几乎就在嗓子眼,一触即发了。rn “这个刘喜宝可真是不得了!再叫她这样发展下去,咱们这些男伶,怕是要没饭吃了!”rn 小麒麟一阵感慨。rn 张老板看看他,没说话。rn 从前女伶唱戏就算也有市场,但终归只在旦行的范围,大多数的戏她们唱不了,而男伶主攻老生戏,市场庞大,门槛也高,所以他们有恃无恐。rn 如今喜宝竟连老生戏也唱得这样好,足见小麒麟说的没错,他们这些人是要紧张起来的。rn 台下的戏迷看了一出好戏,心情自然不错。rn 可上座的达官贵人们,脸色却不怎么好看了。rn 尤其今日在上桌的,竟然同时有罗刹国的领事艾列夫和外省商会的会长周长波,与此同时,就连陪同在宋兴民身边的杜、林、李三人都尴尬得很,互相交流眼神。rn 一个问:“宋大人在今天安排这场戏来听,是什么意思?”rn 一个答:“这你还看不出来?都把艾列夫和周长波两个人安排在一桌了!”rn 一个嘿嘿笑:“别管别管,看他们唱戏。”rn 艾列夫看不懂京戏,倒是听得挺热闹,别人叫好,他也跟着叫好。rn 周长波则时不时露出嘲讽的笑容,也不讲话,只在心里笑艾列夫是个大傻子,人家戏上唱“驱除鞑虏,收复失地”,他竟还喊好。rn 这时,台下不知是谁忽然站了起来,挥舞着拳头喊了一句:“还我山河!”rn 众人看过去,竟然是在女眷那一桌,刚留洋回来不久的宋家小姐,把她身边的太太小姐们吓得够呛,纷纷要把她给拉回来。rn 可宋家小姐话音未落,又陆续有几桌的青年同时跟着站起来,举着拳头跟着喊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还我山河!!!”rn “没错,还我山河!”rn “还我山河!”rn 孩子们的情绪陆续传递开来,一些进步记者也跟着呼喊,有些则拿起相机来拍照。rn 大伙儿的情绪越发高涨起来,有人忽然转身看向场内的洋人,朝着他们挥拳抗议。rn 洋人们被这气势吓到,惊慌躲闪。rn 艾列夫不满地向宋兴民抗议。rn “宋大人!我们是带着善意来给你贺寿的,不应该受到这种待遇,你们中国人太没有礼貌了!”rn 宋兴民则泰然自若,仰头看向艾列夫笑道:“先生,中国人确实讲究礼尚往来,但中国还有个成语叫做以牙还牙。rn 眼下你看到的,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决心,如果那个杀人的水手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我想你还会看到更恶劣的报复。rn 而我作为他们的父母官,不能无视民意,必然要与我的百姓站在一起。”rn 宋兴民说着,做出了一个请的动作,气得艾列夫胡子一歪,扭头就走了。rn 之后宋兴民接受了记者采访,发表陈词。rn “大家放心,我宋兴民镇守边关十余年,从未叫敌人进犯一寸土地,如今我作为松江的府台,向大家保证,这件事情我必力争到底,务必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rn 喜宝说的没错,《满江红》这出戏,确实又叫艾灵芝和李湘君上了一回头版头条,虽然只是一笔带过,但也确实足够留名青史。rn 新闻标题是这样写的:“明女伶刘喜宝挑战《满江红》,引发全场大喊‘还我河山’!”rn 文章中印了整篇《满江红》,并附上了喜宝的单人生活照片。rn 只有在文章的最下方,才配上了其他髦儿戏演员的名字。rn 然而对于宋兴民的那段慷慨陈词,却是只字未提。rn “这照片好熟悉,你什么时候拍的?”rn 谭小福拿着报纸,走到喜宝身前问道。rn 喜宝则看向梅子澜,笑而不语。rn 梅子澜则接过报纸仔细看了一眼,道:“是上回在南方报拍独家那日拍的吧?”rn 谭小福一惊,拿回来又看了一遍。rn “还真是。这些个报社真是偷懒,哪怕给你单独再拍一张呢?”rn 喜宝笑道:“不怪他们,是我不喜欢拍照。”rn 才不过一张照片,就叫唐曼茹找上门来,蒋家故人又何止唐曼茹一个?rn 宇文世科还未除,到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的身份,这不是什么好事儿。rn 她得给南方报发个声明,以后这张照片,不准再用。rn “你也想到了么?”梅子澜问。rn 喜宝不明所以,“嗯?”rn 梅子澜便知她与自己想得不同,于是说出想法。rn “那日宋大人那般风光,如何报纸上却只字未提?独把你一人推上风口浪尖?”rn 喜宝倒当真想过这个问题,只轻笑一声道:“是要把我当把枪使吧。他始终在背后使劲儿,事情成了,朝廷自会记他的功劳,事情不成,便是我擅自煽动民族情绪的罪过,到时候把我推出去惩治,也算能给洋人一个交代了。”
喜欢娇娥请大家收藏:(www.sodu777.net)娇娥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