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戚伯府,梦莹不敢耽搁,绕了两个胡同,上了林小的马车。
两人一路赶往绣坊,红英已经打包好了细软,将包袱装上车,三人便打算往码头去,坐船顺水南下。
只是,马车没走多远,便被人拦下了。
梦莹撩开车帘一看,拦住她们的也是一辆马车,车上赫然写着大大的“吴”字。
梦莹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安定候府的马车,他们为何要拦着自己?
只见丫鬟打着帘子,由打里面下来一人。
梦莹见了这人愣了,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阮嬷嬷
“姑娘这是往哪里去?”阮嬷嬷上前,笑着道。
梦莹知道阮嬷嬷可不是好糊弄的,索性实话实说,道:“见过嬷嬷,我一弱质女子,得罪了权贵,岂能安生啊!打算南下去避祸。”
阮嬷嬷爽朗一笑,道:“这京城竟然有等不公的事,苦主竟然要避祸?不过你走之前,得先去见个人。”
“见谁?”梦莹惊讶的脱口而出。
阮嬷嬷慈眉善目的一笑,道:“别怕,是我家吴太夫人,就是今日候夫人的婆婆。她想做一个抹额,看你双面绣绣的好,特地让你去的。”
梦莹为难的,道:“太夫人抬爱,本不该推拒,无奈我已交了船资,时辰误不得,还请嬷嬷另找她人吧。”梦莹不知道阮嬷嬷是何意,可她明白绝对没有只做绣品那么简单。
“误不了,误不了,你就坐我的马车去,快去快回,若是误了你的船,老婆子赔你双倍。”
梦莹面露犹豫,自己何尝不想见吴太夫人?可是前世已已,如今自己与安定侯府并无瓜葛,可吴府的马车拦住了去路,自己今日肯定是走不托了。
梦莹心里叹口气:也罢,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那便请嬷嬷带路吧,我跟你去便是。”
阮嬷嬷摆摆手道:“我老婆子累了,在你这里歇歇,帮你看着绣坊,少了什么,都找我。”
梦莹推辞不过,只得带着红英上了阮嬷嬷的车。
车行半个时辰,到候府,下了车,就有婆子引着梦莹去了内院。
去吴太夫人的松鹤院,要经过后花园。与记忆中的相同,内台榭错落,假山真水翠竹苍松,四时赏玩风光各异。
她还曾临溪馆喂过金鳞,燕游堂前折过桃李,叠翠楼前,赏过黄菊……
这是前世住了七八载的地方,故地重游,怎不心伤?
旁边的红英倒是东看看西瞧瞧,一副进了天宫的架势,恨不得把满园的景色,都装入眼里。
到了松鹤院,有婆子来迎,梦莹便跟着婆子进了吴太夫人的宴息室。
梦莹进了门,小丫鬟打起了帘子,吴太夫人就歪靠在罗汉床上,手里捻着佛珠。
看着眼前慈爱的太夫人,梦莹双手握拳,指甲陷进肉里,才没让自己哭出来。
梦莹万福下拜,口中说道:“见过吴太夫人。”
太夫人,笑道:“不必多礼,你抬起头来,我瞧瞧。”
梦莹抬头,已是满眼的泪。
这下到把吴太夫人哭慌了,站起来,说道:“这是怎么了,阿桂怎么跟人姑娘说的,怎么还吓哭了。来人,快拿帕子,拿水,拿香膏子......”阿桂是阮嬷嬷的闺名。
几个丫鬟忙不迭的照着吩咐去准备。
梦莹推辞,道:“多谢老夫人,民女不敢受。”
“哎呦,这事闹的,我不是老虎,不吃人,我就是想让你给我绣个抹额。”
听见吴太夫人窘迫的解释,旁边伺候的丫鬟都“咯咯”的笑了。
旁边的大丫鬟打趣的,说道:“你看看你,把我们太夫人都急成什么样了,可莫哭了,我们太夫人跟菩萨似的,最看不得人掉泪。”
梦莹识得她,她是吴太夫人身边贴身大丫鬟春桃,前世她俩很要好,可如今……
小丫鬟拿来了面巾,又打了水,让梦莹净面。
梦莹哪敢用,只用袖子胡乱蹭了两下。
这下,连吴太夫人都逗笑了,道:“哎呦,这丫头,怎么就吓成这样!不洗就不洗吧,你们不要再笑人家了,一会再哭鼻子了,你们可得负责哄。”
梦莹有些窘迫的低下了头,吴太夫人看到后,说了句
“罢了罢了,你且看看,我这抹额的纹饰你能不能绣吧。”吴太夫人说道。
小丫鬟把抹额用托盘递了过来,梦莹前世绣过,自然知道能绣的,可怕吴太夫人疑心,皱了皱眉,说道:“即便能绣,也要费些时日,太夫人可是着急?”
吴太夫人激动说,道:“能绣就好,你何时绣好,几时送来?”
“短则三天,多则五天,必然能绣好。”
吴太夫人问梦莹家住哪里,弟兄几个,高堂可在,梦莹一一答了。
又问了一些青州的风土人情,梦莹知无不言。
吴太夫人叹气道:“不怕姑娘笑话,我是幽州人士,没去过什么大地方,听姑娘说这青州,我倒是心向往之。若是将来有缘,姑娘可愿意尽尽地主之谊?”
梦莹低头,道:“求之不得。”
吴太夫人见梦莹拘谨,也没多留,便让人送梦莹回去了。
到了绣坊,阮嬷嬷还没走,正坐在椅子上开怀大笑,旁边的林小在那里眉飞色舞的说着什么。
梦莹脸一沉,对林小道:“没规矩,怎么能这样跟嬷嬷这么说话。”
阮嬷嬷摆摆手,道:“你别吓他,刚聊一会。”
又对梦莹道:“见过吴太夫人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